郑教授坐在小凌让出来的椅子上,认真思考着,指导林刚调整了部分校验方程式,要首先排除掉硬件上机械、芯片故障可能的干扰,其次还有算法上是否严谨的问题。
周台长配合着官锐教授指挥太空作业人员紧急调整部分在建模块的参数和朝向。
这部分模块还没有彻底联入“猫眼”系统,此时只能靠人工进行调度。
一番紧张的忙碌,尽了最大的努力。以异常数据发现坐标为圆心,对直径一个天单位的球状范围进行了广域扫描观测,同时,对半径三万公里的球状范围进就行了深度扫描。(一个天单位是指蓝星到太阳的距离,83万公里)
此前,林刚被小凌提醒着,就对异常坐标周边三千公里进行了细致的观测,并把原始数据发送给了652超算,结果应该很快就能出来了。
上次近距离体验“那道光”的经历,让大家更加沉得住气了,或站或坐,低声议论着。
第一次发现后不超过二十秒钟,林刚对周边三千公里的手动观测没有任何收获,说明该物体(天体)的转移位置的速度至少高于一百五十公里每小时。
半径三万公里的侦测已接近尾声,同样没有发现任何的踪迹。
这并不能算一个好消息,因为这可能只是未知物体速度太快,几分钟就飞出那片被覆盖扫描的区域。
最后唯有对一个天单位的球状范围的广域扫描观测结果了。8000万公里,即便太空中真的存在什么东西,一次反馈就要好几分钟,原始数据都需要二十分钟。
还有的等。
机房里面只有空气系统低沉微小的声响。
偶尔郑教授还顺便指导小凌一些关键点的分析。
等待,总是这么的煎熬人。
期间,周台长申请了与海神星军事基地筹备指挥部李中将的直接通话。
快速汇报了大致情况。
李中将说:“你们的初步结论是什么?”
“结合原始数据,我们按以往经验推测这次是发现了新的天体。”
“像来历不明的六边形天体那样的吗?”
“是的,来历未知,不知道您指的那样是?”
“两个天体是不是有关联,有没有相似之处。”李中将稍微表述得“学术”一点。
“李司令,这些都未知啊。唯一的数据只有外形轮廓大小,而这都还受到观测手段的影响。你知道,雷达看到的和真相差距有多大。”
“有道理。”李中将在对面点了点头。
周台长有些佩服光屏中那位军人。他是怎么做到如此轻描淡写的谈论这生死攸关的事呢?
李中将继续说道:“那么你需要我们做什么?下一步你打算做什么?”
周台长有些汗颜,不小心扯远了,差点误了正事。
“李司令,这个事情我们经过集体讨论,认为应当立即向上报告。”
中将向上汇报,只能是最高层。
“我听说火星的那套系统送过来了,我建议使用它。”
李中将听了,也不惊讶,那套系统悄然运抵海神星,并没有可以瞒着海神星的几位管理人员。
周台长继续说:“我先简单说下个人看法,此次的发现,和上次致远舰抵近侦察不一样,和发现六边形那次也不一样。”
他停顿片刻整理思路。
“六边形我们连边都摸不到,光一结束,它就消失了,过程未知;六边形位置留下的球状物体,我们是能够靠全波段近距离侦测到的;刚才疑似发现的物体,距离相对远上千倍,依然被我们察觉。”
“李司令,你觉得,这三个物体,代表的科技水平在一条线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