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后的云瑶,抱病躲在云舒斋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
看着手里的七白,云瑶轻轻抹了一小下,拉开衣裳,一下一下涂着伤,感觉有点凉凉的,涂着很舒服,“也不知是不是像说的那么管用。”
上好了药坐在摇椅上反省,这次棋行险招,若不是世子解围恐怕不好收尾,是自己预先思量不足了。
如果再有下一次,一定不会这么狼狈。
云瑶思索着,穆萍已经凑过来耳语,“回了府的赵姨娘全不像出门时的得意,就跟斗败的公鸡似的,头也不抬,只拉着两位小姐回了自己院子。”
云瑶想来想去,还是和穆萍说了,“我觉总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看那个静娈不但算计了我和云枚,还把众位夫人小姐都算计在里面,时辰捏的这么准,恰好人未散,你们都不在。可是你再看,她说话时全然没有那股聪明劲,反而婢女还显得伶俐些。”
穆萍道“我一时也未想明白,那看来封静娈这人是隐藏得很深了,小姐多加小心,恐怕这次她不行,还有下次。”
云瑶思虑着道“我看她倒不像,你说,会不会是后面有人替她支招呢?那个躲在众人里的温柔女生,听得我背后泛凉。”
云瑶回忆那天出声指出自己私会的竟是云枚,对比云伊平时的表现,加上刚才穆萍说的,皱着眉头不喜道“果然和赵姨娘她们脱不开关系!看来是把云枚也算计进去了。”
冤枉,拉云枚进去完全是静娈的主意……
就为了害云瑶拉了云枚进来,真是亏本买卖,不过这次的事情足以让两人互相心存戒备,自己就可以落个清闲了。
只等郑氏转过弯来了。
不过毕竟城府深如赵姨娘,一直都没和大娘她们有什么正面冲突,看来也只是种了个心疑的种子罢了。
穆萍想也未想,“慧芩,小姐说凉,你拿个披风来。”
朝云瑶丢下一句话跑走了。
“思虑得太多,小心脑袋疼。”
云瑶看着身上多出一件披风,朝慧芩笑了笑。
苦笑,绝对是苦笑……
过不久便是霜降,宫里下了旨意,升周子迁为翰林院修撰,正四品,并参与编撰《天朝志》,这可是大天朝第一部史,将流传千古的。
后世有人赞誉此“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对于周家可谓天降喜讯,云瑶却一点也不惊讶,上辈子周父可是拜官侍读的。
虽然现在周子迁官不大,别看还只是个修撰,但是翰林院那可是内阁的入门坎啊,一旦一脚迈入就说明有机会能入内阁,内阁是什么?顾名思义那可是皇上的人啊,内阁地位仅次于丞相,就相当于副相。
虽然当上副相这个路途漫长,但总算踏出这极重意义的一步。
家中不免充满喜气洋洋,连底下的仆人脸上都是常挂着笑的,周老夫人想着连同子迁的寿宴一起好好操办。
周子迁听了谦虚地说,“只家中小聚就好。”
言下的意思,若是弄得动静太大,怕这新晋官位风头太盛被人参本,进了翰林院那可是时刻都被盯着的。
其实说来翰林院清苦得很,也只是名头好看,撑撑门楣还行,真要想养家,反而不如之前的俸禄了,周家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于是周老夫人商量着,只请了比较亲近的亲戚,自从上次在封家不快,这次寿宴连封家也未请。不过以往远在京外的都是派几个人来,这次老夫人的妹妹,也就是赵姨娘的嫡母亲自过来了,也不知是因为什么事。
云瑶得了消息,亲自煲了药膳去看爹,美名其曰:‘尽孝’,实则是打探消息。
这老夫人妹妹来的蹊跷,肯定是有些缘故的,而云瑶连日头痛,对前世之事有些记不起来,心里不免发慌,想着打送饭的旗号打探打探。
周子迁很吃这一套,儿女们大了,心事多了,再加上周子迁又有些古板,难免就有些生疏了。
周子迁舒服地感叹:“我家云瑶懂事,是爹的贴心小棉袄。”
连日里的操劳,有云瑶的药膳和不轻不重地捶肩,不免也顺意了许多。
云瑶谦虚道:“爹舒心就好了,谁不知当今圣上喜欢勤勉之臣,爹刚被封修撰更是公务繁忙,女儿能为爹分担的也就这么多了。”
周子迁满意地闭上眼,“嗯”。
云瑶近日请安时都见着老夫人眉眼上全是笑意,自然全心全意对待老夫人的林姨娘跟着也添了许多笑容,不止呢,郑氏也忘了前几日的不快,逢人便赏,出手大方。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所以在全家其乐融融的时候,来个什么赵姨娘嫡母的打秋风啊,老夫人也是不会计较的。
毕竟周老夫人好面子,同样是姐妹,嫁得天差地别,也可以趁机炫耀一下。
云瑶并未和众人一样开心。
只身走出屋内,站在树下抬头看着草木黄落,云瑶眼神有些痴迷,抬了手臂想接住纷落的树叶,微微张开小嘴,轻轻眨了眨眼,然而只是一瞬间,云瑶已伸手拂了飘落手心的树叶,换了一副神色喃喃道。
“这已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了。”
“冬天,就要来了。”
秋天景色不同于春,满眼悲凉,纵然满身浸润在喜悦中,这份忧愁感也丝毫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