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皇年间。
“这、这、简直是岂有此理!”杨坚气的话都说不完整,“朕因功论赏,从无私心,刘郑二人于国无利,朕因而不加擢用,但也念及功劳,多加赏赐,如今后世竟流传朕刻薄之名,真、真是颠倒黑白!”
之前光幕说杨坚的篡位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杨坚还颇为欢喜,如今又对他大加批驳,这一上一下,确实把他气坏了。
皇后独孤伽罗在一旁安慰道:“陛下莫要再气,还需保重身体,此后世之人所言,定是之后那个所谓的唐朝故意污蔑陛下的。”
孤独伽罗此话不假,但杨坚心里明白,自己的形象已经流传到后世了,且随着这神迹也已经流传天下了,想到这里,杨坚越发的生气了。
现在杨坚觉得,要不是隋朝二世而亡,自己在史中怎么也要和刘邦比肩吧。
“来人,去传太子和晋王入宫!”杨坚生气的说道。
他等不及了,现在就想问问自己的好儿子,到底是怎么败的家,顺便安定太子杨勇的心思。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说道:“朕以往自诩得国最正,可若国家不定,百姓流离失所,则立国再正,也会将骂名流传后世,你我父子要慎之。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多读史,还是有益处的。”
隋朝大业年间。
此时,已经万分恼怒的隋炀帝杨广,早就命人前去抓捕李渊一家了。然而,他心里明白,此时朝野内外,官员百姓中早已暗流涌动,不知多少人,心中生出了野心。
杨广暴怒后,有些无力的询问亲信宇述:“如今,神迹之言对朕颇为不利,似此如何安天下人之心?”
宇述也颇为为难,让他争权夺利,征战四方他还能说出个一二来,要问治国理政,可就有些为难了。突然他灵光一闪:“陛下恕臣愚钝,实在无甚良策。但房公苏威乃先帝旧臣,又受先帝看重,此前神迹也说房公素有贤名,陛下何不问计于此人。”
杨广见宇述说不出什么,冷哼一声,命人传召苏威前来。
【杨坚虽然在历史上开创了开皇之治,但在中国历代的史和典籍中,对他的评价都不是很高。】
【其中《隋·高祖纪》中对于杨坚的评价,可谓是真的史笔如刀,字字诛心。这里面固然有杨广在其后的拖累,但杨坚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其本人的性情问题,还是较为突出的。】
【《隋·高祖纪》中,一开始评价杨坚的治国水平,还算是比较公允的,对于杨坚治理下的国家情况,也多为赞美之词。】
【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
【对杨坚治下的隋朝躬行节俭,轻徭薄赋,法令严明等情况还算是记录的十分到位。】
【但等到了对杨坚的个人能力评论上,《隋》对杨坚的抨击几乎就是全方位的了。】
【但素无术学,不能尽下,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暨乎暮年,此风逾扇。又雅好符瑞,暗于大道,建彼维城,权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适从。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剪伐本枝。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
【惜哉!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诸,未为不幸也。】
【这一通臭骂,将杨坚从人品,到性格,再到他对继承人的选择,可以说是把杨坚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骂了个通透。】
隋朝开皇年间。
杨坚目眦欲裂,手指着天上,嘴里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独孤伽罗有些慌了:“来人,快召御医前来!快点!”
杨坚猛的发怒,将面前的东西一扫而空,尽数推到了地上,口中发狠道:“李唐!好一个李唐!”
他原本只是打算把李渊他们家废为庶人,严加看管起来,待日后风头过去了再找个机会弄死,还可能给他们家留下个后人,毕竟还是亲戚,而且李渊他们家也不是轻易拿捏的。可如今,看到自己在史上的评论,堂堂皇帝,被如此臭骂,还传扬了天下,他实在是难以忍受。
“传、传朕的旨意!”杨坚恶狠狠的说道,“将唐国公李渊三族,尽数逮捕下狱,押赴京城斩首!”
独孤伽罗想劝,可也知道,皇帝如此受辱,自己再怎么劝,估计也难以让他回心转意。
此时年轻的李渊,还在外地做官,担任陇州刺史,如今顿时慌了手脚,心知自己此时定然凶多吉少,索性心一横,决定起兵反叛。
正好依照神迹所言,自己乃是隋亡后,李唐的开国之君,这舆论祥瑞都不用造了,现成的就有。可李渊也知道,自己现在造反,八成落不下什么好下场。
【其中的“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针对的就是之前说到的杨坚对待功臣的那些事情。】
【虽然,很多时候,后人所修的前朝史,对前朝皇帝的评论都不太可信。尤其是《隋》成于唐太宗时期,对隋朝的批判是属于“政治正确”,因此《隋》里针对杨坚的这些评论,是在一定政治因素影响下的产物。】
【但是,这也并不能说《隋》就是在胡编乱造、颠倒黑白。只能说《隋》骂的确实有点过了,很多事情并非如《隋》所说的那样,杨坚也没有那么不堪。但纵观隋帝对待大臣的态度和做法,用“刻薄”来形容,基本上还算是合适的。】
【至于杨坚为何会如此刻薄的对待大臣,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杨坚的天性如此,他本人就是这个性格;另一方面,也要从杨坚自己的皇帝身份来看待此事。】
【史上对杨坚还有这样一段评价:“上性猜忌,不悦学,既任智以获大位,因以法自矜,明察临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杨坚过往的经历对他本人影响很大。】
【“既任智以获大位”,杨坚为什么能称帝,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可以说是一系列的巧合,杨坚才能得以上位,这其中运气成分占比很大。】
【而在运气之外,杨坚在其中发挥的主观努力,包括交好郑译、打压反对派势力、诛杀北周宗室等等,其实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事。】
【杨坚自身得以靠这些东西上位,当上了皇帝,他自己自然也是清楚的。因此这些过往的经历,也在极大地影响着他对待臣子的态度。“以法自矜,明察临下”,得意于自己的法术计谋,以苛察下属为能事。】
【杨坚自己篡夺了北周的江山,他自然也害怕自己被他人所篡,所以他就会把臣下看的死死的。所以他对所有人,不管有没有动“坏心思”,都十分防备。】
【而正是这种防备,令他变得十分“寡恩”,不仅不愿意对臣下有所赏赐,还十分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轻易地收回、剥夺那些已经给出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