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通过韦后与这位极具野心的女儿——安乐公主的亲密联盟,武三思得以在政局动荡中找准时机,一步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他悄无声息却果断有力地清除了当年协助中宗复辟的五大功臣,即那五位曾发动神龙政变的肱骨重臣,从此武氏家族在朝廷的影响力如日中天,令人胆寒的阴谋与权斗在大唐王朝的宫殿深处愈演愈烈。
回到唐王朝历史的转折点——公元05年,五位英勇智谋的重臣在洛阳城中发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他们联手迫使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成功恢复了李唐王朝的江山社稷。这五位扭转乾坤的英雄分别是张柬之、崔玄暐以及敬晖、桓彦范、袁恕己。
当唐中宗重新登上皇位后,这五位功臣自然而然地占据了朝堂的核心位置,成为炙手可热的宰辅,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掌控权。但此时,韦后与武三思这对野心勃勃的同盟,为了实现全面控制朝廷的目的,必须清除这五块屹立在权力路上的巨石。
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阴险的计谋,先是以甜言蜜语说服唐中宗,将五位功臣一一册封为郡王,看似荣耀,实则是剥夺了他们继续参政的资格:崔玄暐加封博陵郡王,张柬之受封汉阳郡王,敬晖变为平阳郡王,桓彦范被授予扶阳郡王称号,袁恕己则成了南阳郡王。
即便如此,五王的政治影响力依旧深入人心,难以轻易消除。于是,武三思开始实施更为冷酷的清洗计划:首先,他巧妙地将五位郡王调离中央,任命为地方刺史,表面上是让他们治理地方,实则是让他们远离权力核心。
紧接着,武三思又设下圈套,利用诬陷手段宣称五人密谋废黜韦后,导致五王再一次遭受贬谪,被发配到遥远且环境恶劣的地方担任司马,以此彻底打垮他们的精神与身体。
不过,武三思夫妇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密谋决定,由擅长草拟的上官婉儿执笔,伪造一道诏,派遣周利贞以右御史台代理的身份,秘密奔赴岭南,执行暗杀张柬之等人的任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幸运的是,张柬之与崔玄暐在贬谪途中因病离世,免遭毒手,但剩下的敬晖、桓彦范和袁恕己就没那么幸运了,等待他们的是一场血腥的厄运。
在群山环绕的贵州深林里,周利贞与逃亡途中的桓彦范狭路相逢。他下令属下将桓彦范紧紧捆绑,然后将他拖拽在新砍伐的竹桩荆棘之上,每一步前行都伴随着皮肉撕裂的惨叫声和血浆飞溅的场景,直至桓彦范全身被竹桩刮削得只剩下森森白骨,奄奄一息,最后被无情的乱棍终结生命。
与此同时,敬晖的命运同样悲惨,他遭受了更为残酷的刑罚,被人以锋利的刀具一片片剥削肌肤,直至体无完肤,生命的火焰在极度痛苦中熄灭。
相比之下,袁恕己承受的折磨尤为漫长而剧烈。他被迫饮下致命的野葛藤汁液,剧毒侵入体内,痛苦犹如地狱烈火焚烧,他在地上翻滚挣扎,双手抓挠泥土,指尖的指甲在绝望的挣扎中悉数磨损,直至出血如泉,最后在筋疲力尽之际,被硬生生地以竹板击打致死,他的死状最为凄惨,痛苦程度远超他人。
尽管手段残忍,周利贞却因成功诛杀了这几位曾经颠覆朝廷的五王功臣,而在返回京师之后受到了主上的嘉奖,他被提拔为御史中丞,权力更大,地位更显赫,但这背后所掩盖的罪恶与黑暗,却愈发显得深不可测,引发了世人对宫廷内部阴谋与复仇故事的无尽揣测与议论。
在李唐王朝复辟的浪潮中,王同皎,这位承载着皇室荣耀的驸马,正是中宗第三公主的夫君,同时也是中宗复辟的一大功臣。然而,面对韦后与武三思日益嚣张的专权行径,王同皎心中的正义感驱使他萌生了铲除武三思的决断。公元06年的某一天,他秘密邀请了张仲之、祖延庆、周憬、李悛、冉祖雍等一群志同道合的义士,在自家府邸中策划了一场大胆的刺杀行动——计划在武则天丧葬仪式上,安排暗藏的弓箭手伺机射杀武三思。
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关乎生死存亡的秘密行动计划没能逃过悠悠众口,很快就如病毒般传播开来。
提及唐朝坛,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诗人宋之问,他的弟弟宋之逊同样为人所知。兄弟俩曾因攀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氏兄弟而误入歧途,在神龙政变后遭到清算,被迫背井离乡,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南疆之地——岭南。
就在这样的逆境中,胸怀侠义的王同皎伸出援手,接纳了宋氏兄弟,让他们在自己的府邸中避风头。然而世事难料,宋之逊在府中无意间撞见了王同皎密谋刺杀武三思的秘密谈话。
经过一番纠结与衡量,宋氏兄弟私下进行了密谈,最终决定出卖恩人王同皎,向武三思告发了这一可能颠覆朝廷格局的重大阴谋。这一背叛之举,如同蝴蝶振翅,引发了一系列未知的连锁反应,也让王同皎及其同僚们的命运笼罩在了更为扑朔迷离的阴影之中。
在腥风血雨的宫廷斗争中,不仅宋氏兄弟背叛了王同皎,另一个共同密谋的参与者冉祖雍,也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背弃盟誓,将王同皎的刺杀计划透露给了武三思。得知真相的武三思暴跳如雷,立刻指示心腹校郎李俊编织谎言,向中宗李显进谗言,声称王同皎蓄意谋害武三思,下一步还要废黜韦后。
中宗听信谗言,下令由监察御史姚绍之负责彻查此案。然而,未曾料到的是,姚绍之在审讯过程中,竟然采取了极端手段,残忍地打断了王同皎挚友张仲之的手臂,并捏造证据指控张仲之企图谋反,借此坐实了王同皎集团的所谓叛国罪名。
最终,王同皎及其同谋者们均被冠以谋反罪名,惨遭无情诛杀。而在这场权力纷争中倒戈的宋之逊、冉祖雍、李俊以及滥用职权构陷无辜的姚绍之,纷纷投入了武三思的羽翼之下,摇身一变成为他忠实的爪牙。
这伙人与冷酷无情的酷吏周利贞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在当时的社会舆论中,他们被视为武三思手中助纣为虐的鹰犬,被百姓愤恨地称为“三思五狗”,其名号成了权术与背叛的代名词,流传于世。
公元0年,太子李重俊身处韦后与武三思的双重高压之下,每日如履薄冰,恐惧与愤慨交织,终于决定放手一搏,展开一场生死攸关的逆袭之战——景龙政变。
李重俊集结了一批忠诚部下,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首要目标锁定在了武三思父子身上,政变部队迅疾突袭武府,成功将武三思及其子一举击杀于府邸之内。随后,他们打着翦除上官婉儿、韦后以及安乐公主的旗号,气势汹汹地朝着皇宫挺进,意在彻底铲除阻碍自己登上帝位的势力。
天不遂人愿,这次政变最终未能颠覆乾坤,以李重俊的悲壮牺牲宣告了失败。
武三思,这位权谋家曾毫不掩饰地说过:“我不在乎谁是善谁是恶,对我来说,只要对我唯命是从,那就是好人!”——《旧唐·外戚传·武三思传》中记载了他的这一段冷酷言论。
正因为秉持着这样的价值观,武三思成功地收买和驾驭了一批趋炎附势之徒,他们对武三思俯首帖耳,甘心为其所用。人们口中所说的“三思五狗”,其实只是众多依附武三思的权贵中较为知名且臭名昭着的五个人物,他们也许并不是所有附庸者中权势最大或地位最高的,但却充分揭示了那段时间里围绕皇权滋生的丑陋与贪婪。
武三思去世后,那些曾对他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党羽们迎来了清算的日子,一个接一个地被揭露出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侥幸逃脱。这其中,罪孽深重的周利贞尤其具有代表性,他的恶行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黑暗面。
时光流转至唐玄宗治下,敬晖之子敬让,一直怀揣着为枉死的父亲讨回公道的决心。敬晖曾因反抗韦后与武三思的专权而惨遭周利贞之手,这桩积压已久的血海深仇始终萦绕在敬让心头。终于,他鼓足勇气,向朝廷申诉,揭露了周利贞的滔天罪行。
唐宣宗接到敬让的诉状后,深感其父敬晖蒙受的不白之冤,经过一番慎重考量,毅然决然地下达了对周利贞的死刑判决。于是,这位曾追随武三思、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酷吏,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末日审判,以一种颇具警示意味的方式,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