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没有风、没有雪的夜晚,凌冽刺骨的冰冻感让笼罩在霓虹灯下的行人无声的加快脚步。这里是繁华的东亚国家,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为了追随时代的步伐而身心俱疲。
凌晨一点,未眠的人群,是劳动者,是享受夜晚的人们,是一些人的精神噩梦,又是一群人的意识天堂。刹那间,划破这未眠之夜的,120的鸣笛声,叫嚣着新生命的诞生和悲痛的现实。
“啊啊啊啊啊!”惨烈的嘶吼声遮盖了车内冰冷的仪器声。
“破膜了!准备接产!”
一张偌大的垫巾唰啦一下铺在产妇身下。
“疼的时候别使劲。”混乱的现场,毫不慌乱的声音,给人安心感。
戴着白色手套的手紧紧按住躯体下方。
“不行,宫缩太强,哌替啶肌注。”
“啊啊啊啊啊啊!”
大大的肚皮下,女子撕心裂肺的声音开始沙哑。医生紧紧按住躯体的手指开始麻木酸痛,眼睛一刻不离的观察孩子有没有出来。终于,一抹带血色的毛发出现了,所有人的心放下一半。头、面颊,随着小小躯体的娩出,医生的瞳孔一瞬间缩小,聚焦在孩子的脖颈。
“脐绕颈两周!止血钳止血钳!”
悬着的石头刚放下一半,瞬间又被提到心尖上。医生的额头上渗出一层细薄的汗珠,手稳稳的用止血钳夹住脐带根部,剪刀迅速在稍下处剪断,小心翼翼地取下脖颈的脐带。
“吸氧。”
没有婴儿的啼哭,没有激动的心,只有医生操作中紧皱的眉头和女子痛苦的嚷嚷声,仿佛下一秒就要晕厥。
喧嚣的夜晚,忽闪忽闪的灯,炫彩交替间是否也参杂着生死,车内透亮的白炽灯令人恍惚,每个人的大脑都被紧张感淹没、麻痹。正常的都市、正常的冬夜、正常的急救路途,一切都在正常中运行,直到医生拿起胎心监护仪,这根正常的“线”被找到断端。
“还、还有胎心……”一位医生看着屏幕中实时变动的数值,声音细若游丝。
“你说什么?”紧紧照看孩子吸氧的医生抿着嘴,像是没听清方才的话,转过头,眼睛瞥向对方伸出去的手,以及……贴在肚皮上的超声探头。
怎么可能?
这是医生脑子里冒出的第一想法。还没等他回过头重新确认手中的孩子,另一个想法便迅速占据了头脑,一个非常危险的,猜测。
“是双胎!双胎!!”他破口大骂,终于没了先前的平静,满脸流露着慌张,因为一切都说得通了。作为医生他怎么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呢,那就是患者的感受。两个人忙里忙外的都是想着解决孩子缺氧,所有重点都落在孩子身上,只因为他作为新生命的个体,实在是太脆弱了。
此时女子在竭力嘶吼后几近晕厥,张开的下肢如果不是支架撑着,仿佛下一秒就会无力的瘫下去。
一个小小的失误,在急诊中,带来的都是致命的打击。但医疗事故已经发生,医生能做的,就只有尽力挽救、弥补。胎心率还在正常范围,他们忐忑的祈祷,抱着侥幸,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滴注缩宫素,如果不是产妇本人还在,他们或许真的会当场崩溃。
腹部传来的阵阵疼痛让早已发不出声的女子面容扭曲,在子宫的剧烈收缩下,最后一个孩子终于出来了。医生连忙拍了拍孩子的臀和背,啼哭声一下如打开阀门的水管,从口中涌出。
太好了。医生们松了口气。就像在呼应出来的兄弟姐妹一样,躺在软垫上的第一个孩子小手微微张了张,氧气面罩下传来细弱的哭声。
“氧饱和上去了。评分8。”
“太不可思议了。”医生感叹着生命之神奇,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双生子感应吧。
两个生命乐谱在此交织、缠绕,音符与音符间的碰撞,终究会奏出怎样的人生篇章呢。
◆┄┄┄◆┄┄┄◆
灰蒙蒙的天,大气里是汽车尾气的味道,充斥在一如既往的城市喧嚣中。而与此隔绝的大概也就只有医院的单人间了,普通的四人间因为家属和婴儿的存在,变得颇为热闹。大家欢声笑语的一会儿逗逗孩子,一会儿慰问产妇,协调的画面在一女子眼中却像针刺一样,扎着她,不论何时都令她不适、嫉妒,甚至厌恶。
“穆女士,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护士推着车过来。
“……”
“你看,宝宝多可爱啊,而且还是双胞胎呢。”
哪怕是关切的声音,在女子听来都是如此刺耳。阴天白色的亮光从窗外透在病号服和输液管上,她没有回答护士的问题,静静望着滴瓶中一点一滴落下的液体,毫无生机。良久,才开口,
“一个失明的孩子会有人要吗?”平静如流水般不带波澜。
周围人识趣的降低声音。
“医生说了,这不是失明,只是眼部因为缺氧有些受损,视力会下降,可能以后没有同龄的孩子看东西看得清楚。不要想得这么严重,你看这两个孩子不都活得好好的吗?”护士逗弄着婴儿床上的两个小可爱,温柔地说明着。
“但我养不起两个,养不起啊……送出去又有谁会要呢……”女子手捂脸,带着哭腔。
“她们中就有一个不应该出来,你说她为什么要出来呢?”
生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剧痛的过程,尤其是双胎,最终会阴撕裂带来的疼痛,如今转变为埋怨,有过之而无不及地输注在本应接受母爱的孩子们身上。
护士的心中一阵苦涩,她见过太多这种被贫困压倒、喘不过气的家庭了,但现实往往就是如此残酷,他们作为医护人员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护士静静的、耐心的听着眼前女子的哭诉,小心翼翼地抚了抚她的背,紧接着换上新的输液袋。
“实在不行的话,这几天我帮你在福利院申请一下,你看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