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小说网

第59章 刺杀宰相

大唐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的一个清晨,拂晓的微光照亮了长安城的轮廓,伴随着报晓的晨鼓声,大唐帝国的宰相武元衡骑马踏出了靖安坊的东门,随从仆役簇拥着他,沿着连接启夏门与兴安门的宽阔大道——这条长达一千米、宽约一百三十多步的南北大街左侧徐徐前行,目的地是巍峨的大明宫,那里即将举行例行朝会。

正当武元衡一行人刚刚跨出坊门,周遭尚沉浸在黎明前的薄暗之中,一道低沉的命令陡然响起:“熄灭灯火!”

瞬息之间,宰相府卫士手中的灯笼猝不及防地被隐藏在暗处射来的箭矢射灭,几名仆役及卫士也倒在了箭雨之下。紧接着,几个黑影疾如闪电般冲出暗处,其中几人与剩余的侍卫激烈搏斗,一名刺客径直扑向了武元衡。一轮突如其来的箭矢攻击中,武元衡的肩头不幸中箭,这位既是着名诗人又是力主削藩政策的大唐宰相此刻在马上身形晃动,生命垂危。

这批刺客行动有序,冷静凶悍,其中袭击武元衡的刺客尤为狡猾,他先是一棒重重击中武元衡的左腿,使其剧痛之下无法下马自救,彻底丧失反抗之力。接着,刺客从容地牵着武元衡的马向前走了几步,确认同伙已成功击溃周围的侍卫与仆役后,才果断地将宰相拽下马来。他镇定自若地割下了武元衡的头颅,随即吹了一声悠长的口哨,与其他刺客一起,消失在了即将破晓的黑暗中,留给世人一桩震惊朝野的刺杀悬案。

当天早晨,当武元衡的贴身仆人和侍卫胆战心惊地返回案发现场时,映入眼帘的仅是一具身着宰相华服、头颅已被残忍割去的躯体。那位中唐赫赫有名、兼具采与政绩的状元宰相武元衡,在通往皇城大明宫的路上,在象征权力核心的帝都长安大街上,遭到暗算,暴毙街头,终结了他5岁的辉煌人生。

几乎在同一刻,武元衡的政治盟友、同样主张削弱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臣裴度,正从长安通化里的寓所策马前往皇宫上朝。不料,潜藏已久的刺客骤然现身,直扑向裴度,连刺三剑:第一剑精准地切断了他的靴带;第二剑在裴度仓惶逃脱时,虽刺中其背部,幸而仅是穿透衣物,并未深入肌肤;此次袭击的刺客似乎孤身一人,却穷追不舍,第三剑直指裴度头部。

裴度被击落马下,幸好头上佩戴的厚重毡帽减缓了剑刃冲击,因此伤势不重。他弃马疾奔,刺客仍紧随其后,誓要取他性命。关键时刻,随从王义挺身而出,从背后紧紧抱住刺客,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剑锋,结果王义的右手被刺客无情斩断。趁着混乱,裴度滚跌进路边的沟渠中,屏息装死。刺客走近查看,误认为他已经丧命,加之周围已有民众被动静吸引,只得悻悻然撤离现场。

值勤的捕快迅速将宰相被刺的消息传递开来,直至朝廷中枢,闻此噩耗,满朝武皆面色苍白,惊骇不已。不久,连九五之尊的皇帝陛下也获知了这一震动朝野的突发事件。众人心知肚明,武元衡与裴度接连遭受刺杀,必与其力主征讨淮西藩镇吴元济的坚定立场有关。矛头纷纷指向了坚决抵制中央出兵的成德镇节度使王承宗和淄青镇节度使李师道等地方豪强。京城内外顿时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那些原本按时上朝的达官显贵们,此刻都战战兢兢地等待天色大亮后再出门。

唐宪宗端坐在龙椅之上,翘首企盼百官前来早朝,可直至午时,朝堂之上仍旧稀稀落落,未见全体官员到位。

宪宗皇帝紧急召集公卿大臣召开紧急朝会,并特许他们携带家丁持械护卫,其余的宰相更是由宫廷禁军严密保护出行,途径各坊市,禁军一一展开地毯式搜查,使得整座长安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

朝中有人建议为了安抚恒、郓等藩镇的情绪,应暂时罢免裴度的官职以示妥协,对此,唐宪宗怒不可遏:“若罢黜裴度,岂不是让奸佞之计得逞?朝廷纲纪岂能因此瓦解?”仅仅三日后,裴度虽然伤口未愈,但他仍坚持带伤上朝。见状,唐宪宗即刻颁下圣旨,任命裴度担任门下侍郎、同中门下平章事的重要职务,要求他延续武元衡的遗志,坚定推行讨伐淮西吴元济的政策,将打击藩镇割据的斗争推向高潮。

唐宪宗为痛失贤相武元衡悲痛万分,亲自下诏追赠武元衡为司徒,谥号“忠愍”,以表彰其忠诚与功绩。同时,宪宗怒火中烧,雷霆出击,颁布诏令要求长安全城内外进行地毯式搜捕,宣布凡能斩获刺客首级者,朝廷将给予一万贯铜钱的巨额赏金,并赐予五品官职;如有包庇藏匿刺客之人,将以全家问罪,满门抄斩。皇帝更是下令在东西两大市场醒目位置摆放那一万贯赏金,鼓励市民积极举报,一旦提供有效线索,即可即时领取奖赏。

与此同时,长安城各城门口加强盘查力度,对所有身材魁梧、衣着打扮奇特、言语带有燕赵一带口音的过往行人,一律先行拘捕审查。而那批刺客胆大妄为至极,竟公然将恐吓信扔到长安各府县衙门和城门守军之处,上面写着:“勿逼我,我先杀尔。”言下之意是警告官方,不要过分逼迫他们,否则他们会先下手为强,对相关人员下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让负责抓捕的衙役捕快以及禁军士兵大为震惊,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嚣张跋扈的歹徒,一时之间人人自危,导致追捕行动效率大打折扣,进展颇为缓慢。

诗人白居易恰巧亲身经历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在上朝途中亲眼目睹了武元衡遇刺的悲惨情景。武元衡与他不仅曾诗词唱酬,共享坛之美誉,还一同倾慕当时才女诗人薛涛,两人既是政坛同僚,又是学上的朋友,私下里还有那么一层微妙的情敌关系。深受触动的白居易,胸中激荡着正义的怒火,旋即向唐宪宗递交了一份紧急奏折,恳请朝廷速速捉拿凶手,以慰武元衡在天之灵。然而,白居易的仗义执言并未得到其他高位宰辅的认可,他们以白居易身为“太子左赞善大夫”的闲职,指责其“越职言事”。于是,他们联名上奏请求宪宗罢免白居易的职位。正值焦虑不安的宪宗皇帝无意纠缠于人间的纷争,便找个理由将白居易贬谪至江州。

数日之后,左神策将军王士则与左威卫将军王士平调动兵马,突袭了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在京都长安设立的进奏院,逮捕了包括成德军兵士张晏在内的十八名嫌疑犯,声称他们是奉王承宗之命刺杀武元衡。宪宗闻讯,即刻下令拘捕张晏等人,并指令京兆尹裴武与监察御史陈中师等彻查此案。陈中师等人对张晏等严刑拷问,十八人均被迫认罪,声称他们就是杀害武元衡的凶手。然而,刑部尚、同平章事张弘靖心生疑窦,觉得供词疑点重重,于是多次向宪宗谏言,请求进一步核实调查。

此刻,唐宪宗已无暇细究案情,为了朝廷尊严和安定民心,在六月二十八日下达了残酷的命令,将张晏等五人斩首示众,并处决了其同党十四人。朝廷同时宣布与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断交,暂时搁置对他的征讨。

但实际上,真凶仍未落网,王承宗坚称自己与此案无关。

进入八月,东都洛阳发生了一场风波,唐军成功抓获了淄青节度使李师道麾下的訾嘉珍、门察以及一位名叫嵩山圆静的谋士。圆静和尚已年逾八十,曾是安史之乱叛军的一员悍将,勇猛异常。被捕时,唐军大力士试图打断他的腿骨,却未能如愿。老和尚圆静讥讽道:“你们这群废物,连老头子的腿都打不断,算什么勇士!”随后他自行折断腿骨,临死前哀叹:“唉,没能看到洛阳城血流成河,真是遗憾!”

这位老迈而凶悍的和尚,作为安史之乱遗留下来的顽固分子,对唐朝怀有刻骨的仇恨。被捕的李师道部下訾嘉珍、门察等,一听姓名就知道他们多半来自胡族。经过对这群凶残至极、对唐朝廷恨之入骨的囚犯反复审讯,朝廷最终查明,正是訾嘉珍和门察暗杀了武元衡,背后的主使者则是具有高丽血统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在武元衡和裴度强烈支持讨伐淮西之际,李师道的幕僚们认为:“皇上一心想要征讨蔡州,就是因为有武元衡的支持。如果我们能秘密除去武元衡,其他宰相便不敢再推动讨伐蔡州,转而会劝说皇上停止军事行动。”于是,李师道便策划了刺杀武元衡和其他主战派大臣的行动,意图挽救蔡州的困境。

当时被捕的洛阳一伙人,不过是参与刺杀行动的一部分成员,更多的刺客已经逃回了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地盘。而在长安被错抓的王承宗部下士兵,他们的冤屈也随之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几年后,李师道部下的大将刘悟发动叛变,攻克城池,迫使李师道躲入茅厕,最终被擒并被斩首示众,其首级被传送至京师。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古宅惊魂之阴阳咒" 死神出笼"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穿成炮灰公主后,咸鱼她被迫翻身" 三国:我是赵云他哥"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从离婚综艺开始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