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玉禄去世那一年后,冉申氏家里粮食无多,蔬菜也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她对儿子冉国才说,娃娃,等你长大了,妈也不指望你把地种好,看你爹,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结果还不是连个看病的钱也拿不出来吗?妈只指望你,以后长大了要学一身本事,你是家里的男人哩,学一门手艺和技术,将来才能立得住门庭。
那时,冉国才还小,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
他不解地问,妈,你说的学一门手艺,是不是就像马营街上那些唱戏的人,拥有一身好武艺,可以在台子上能翻好几个跟头的那种呀?
冉申氏就说,额,差不多,是那个意思吧。
冉申氏在老北山有一家远房亲戚,冉国才十七八岁时,托亲戚照顾,介绍到老北山林场,跟着一个姓郭的工头到山里伐木。
老北山也叫歪尖五朵山,是北水县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峰,山石巍峨高耸,山间流水飞瀑,山谷中郁郁苍苍,有成片的原始树林。
伐木是个技术活,但扛木杆子可是不折不扣的体力活。人家郭工头一看冉国才那个小身板,没看上。
冉国才扑通往下一跪,叫声:“师傅在上,我愿意从头开始学艺,绝不偷懒耍滑,管我吃个饱饭就成”。
郭工头一看,小伙诚心诚意,还会说话,立马就决意留他到北山林场了。
郭工头问:“哎,你小子这一套哪里学来的?好像戏里拜师学武艺呢?”
冉国才答道:“师傅,我本来就想学一身武艺,不过没有地方学。为了吃口饱饭,那我也得先学会砍树吧”。
郭工头就说:“放心,师傅我曾经跟着程咬金练过武艺,最擅长使用开山板斧。你既然都叫我师傅了,这一套板斧绝招,我一定抽空教会你”。
从此,冉国才在北山林场,就当起了伐木工人,足足干了年后,才真正又回到了冉庄。
在这年中,冉国才甚至学会了程家的武术绝学——板斧三杀招,一砸、二削、三砍。
技术成熟的伐木工人,一不用锯,二不用绳,只用一根杆长0公分的长柄板斧,就可以把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放倒、去枝、截段——板斧三绝杀的招数,简直变化多端,暗藏杀机,屡试不爽。
在北山伐木期间,冉国才曾遭遇到他人生中第一次危险境遇。当时,郭工头送给冉国才一把新斧头,也或者是林场奖励。这把新斧头柄短,刃薄,屁股厚,使着顺手,便于携带,既可用于作业,也可利于防身。
那时老北山还是有野兽的,主要是狼和野猪。
狼这种动物很诡诈,落单的很少到北山一带活动,最主要的是野猪,多的时候成群出现,比较吓人。山里人很多人家也有土炮,所谓“土炮”,就是土枪,也叫“老锛装”,枪筒里装的是火药和霰弹,只能打一枪换装一回火药。野猪这种野牲口,吃饱了喜欢在水里滚泥,更喜欢在漆树上蹭痒,时间一长,身上就像披上了一层铠甲。
老猎人真要遇到大野猪,危险系数还是挺高的。
正好那天,冉国才在路上就碰见一个猎人打野猪。
“砰”的一声枪响,一头约150斤的大野猪,就在冉国才走路的前方30米处应声倒下。
那猎人手持一杆枪,冉国才手拎一柄斧头,都同时向那头野猪奔去。没有想到,那头猪在地上弹腾了两下子,呼啦又站起来了。
忽然,那野猪呲着牙,吼叫着就直奔猎人去了。
也许当时野猪是这么想的——它们害怕手拿斧头的人,觉得高高大大的树,都被这种拿斧头的人放倒了,实在不敢招惹,但那边那个拿着一根“棍子”的人,应该是好对付的。
也或者是野猪太聪明了,知道“冤有头,债有主”,你不惹我,我也不惹你。
那猎户还没有来得及开第二枪,就被野猪一头撞倒在地上了。
野猪“荷喽”“荷喽”地叫着,那猎户用枪柄撑着,人和野猪已经混战在一起,眼看野猪那一排森白的牙齿,就要咬到人的脸上或者头上了。
说时迟那时快,冉国才的斧头到了,一砸,二削,三砍,三招绝杀,半截猪头立马就滚落地上了。
这位猎户姓邓,叫邓久,是老北山附近山村里的人。
为感谢救命之恩,邓九就隔个十天半月,为冉国才带来了野兔、野鸡、甚至还有獾子肉,一来二去,两人越交往,越觉得相见恨晚,干脆就结拜为异性兄弟了。
邓久年长为兄,冉国才年轻为弟。
冉国才过年回到冉庄的时候,邓九还置办了一应礼物,跟着到冉庄去看望冉国才的老娘,婶子叫的震天响,简直像个亲侄子来家拜年一样。
到第四个年头上,冉国才就不去北山了,伐木年,多少也积攒下一笔工钱。最主要的是,全国“抗战”已经爆发了两三年了,国民政府的军队节节败退,河南省政府驻地从开封也往南搬迁,地方上的企业和商业跟着往南搬,北水地区俨然成了中原抗战的大后方了。对北水来说,这是一个大好事,到处人欢马叫,百业兴旺,商业也一度繁荣起来。
接着不久,属于木匠工作的好机会,就纷至沓来了。
北水县城是北水地区的中心枢纽城市,白水绕城,开船顺河南下可达襄阳、武汉,沿北水往北可连接陆路,北国的煤炭、木材、粮食、布匹,都可通过北水南下,是谓之“南船北马”之经略要地。
北水县城的古城墙也很厉害,北方古城修城墙,一般四圈一围,加上护城河和险关吊桥就完事了,而北水的县城不是这样,而是在中心城墙外的周边几里地位置,在外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额外又筑了一圈城墙,只留四方向上一个口子进出。这外城加固工程始于清朝,外城建成后的城郭,外形上如同一朵梅花,也称“梅城”。
当时中日抗战形势正紧,驻扎在北水地区的国军最高长官害怕日本的飞机来轰炸梅城。这城里军民几十万挤在这一圈又一圈的围墙内,万一日机来轰炸,军挤民拥的,出现踩踏就不得了了。
为了解决快速疏散的问题,他就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七天之内,要把这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建造的古城墙给扒掉。军队是打仗的,总不能让军队来干,于是干活的事就落到老百姓手里了,而且长官部有令,为奖励为党国做事的老百姓,谁家能扒掉多少城墙砖,就算谁家的。
老百姓可高兴了,千军万马齐参战,城里人不够,就乡下的小舅子来凑。呼呼啦啦,一星期按时完成,北水的几百年古城墙,就被众多老百姓们在七天之内,扒了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