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无名山。
崇山峻岭中,一座极其普通的山。一个极其普通的无名村。
有一种未知的朦胧,笼罩在无名山人的心头:为什么村子的人都不敢去后山?
这一未解之谜,伴随他们经历五千年。
神秘和诡异与恐惧一脉相承。
“万万不可踏上后山那座铁索吊桥!”
自打浔非记事时,父亲就给他忠告。这是祖宗的禁忌。
这样的忠告,父亲强调了无数遍,听得浔非耳朵起膙子。
“为啥,爹?”
儿时的浔非,眨着调皮的黑眼珠,疑问中带着天然的桀骜不驯。
“不为啥,不能去就是不能去!后山危险着呢!”
“这么说,你去过后山?快讲讲!我好想知道。”
“我傻呀,去那儿寻死!你爷爷警告的,不准去后山。以后不但不能去后山,问都别问!”
“那爷爷定是去过后山?”
“还问!……”
“你就告诉我吧,后山到底有什么不能去的。”
“好吧。你爷爷也没去过,是你老爷爷警告你爷爷不能去!
祖祖辈辈都没人敢去,因为,但凡去过的人,没活着回来的!
总之,祖宗说不能去后山,咱就不能去!”
……
为什么大人们苛责不让去后山?这问题长久困索小浔非稚嫩心灵。
父亲是个老顽固,什么都问不出。小浔非便黏着母亲。
谁知,他那位慈爱的母亲,更是不可说,说不得。
问多了,问烦了,便一句:
“小崽子,敢再皮,叫后山那些厉鬼冤魂将你撕吃了!”
打发了浔非。
儿时浔非,有关无名山后山的记忆:未知、恐惧、灾殃,还有母亲所讲的厉鬼冤魂。
现实总是以不成的条陈支配着无名村人的日子。
其中就有村子老人常挂在嘴角的那句:
“万万不可踏上通往后山的铁索吊桥!”
这一禁忌,被无名村人称为不可触碰的铁律。
攸关生死,奉为圭臬,代代人莫不遵从。
这种“不可”,是传达祖宗的“封山令”,一代又一代沿袭长辈对晚辈谆谆教导。
要求晚辈学着他们样子,照此传下去。不可违拗。
无名山的后山,更加神秘。甚至在小孩子看来,是恐惧。
故事发端于这座神秘的无名山。
那年浔非十八岁。他有幸成为无名村第一个大学生。对于穷山坳的人们而言,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浔非是咱村第一个大学生”!
按老人说法,从仓颉造字到孔子讲学,从科举制度到现代明,还没有哪一个无名山人冠此殊荣。
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在浔非十八岁生日的五天前准时送达。